- 张勇卫;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教育欲被个体所内化,必须经过自我意识的中介,自我意识恰是学生发展的一个过滤器,对进入个体心理世界的每一种知觉都需经过过滤器,自我意识的性质(积极、中间状态、消极)赋予知觉以真正意义。体育学习的过程是以活动为基础的
2009年08期 No.190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6 ] - 邵伟德;邹旭铝;
<正>体育教学规律的总结是进行有效体育教学的前提,《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等有关教材对体育教学规律均有介绍,"人体机能适应性"教学规律是其中之一,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此规律对体育训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但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却相对
2009年08期 No.190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8 ] - 陈晓鹏;王刚;
<正>适时、适当的批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批评是教师提出意见的一种方式,属于正当的教学行为。在体育教学中,课堂管理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会不自觉地将平时一些不
2009年08期 No.190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2 ] - 孟文砚;
<正>江苏省普通高中从2005年开始进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5年来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修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江苏省高中模块教学三种教学类型、四种教学模块的基本框架(见下图)。这些从教学第一线总结上来的改革成果被集中反映在江苏省中小
2009年08期 No.19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1 ] - 张红艳;
<正>中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在学习或某些活动的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并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学校、班集体和个人,都处于某种具体而又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初中体育教学的"课堂社会"的复杂性是
2009年08期 No.19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3 ] - 王兴发;
<正>幼儿园的教育和小学的教育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要想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安全有效地进行练习,学到更多的运动技能和技术,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做到以下"六字"十分关键。
2009年08期 No.190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9 ] - 李艳;
<正>考试焦虑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在考试情境的激发下,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的心理状态。它不仅降低了人们智力活动的效率,还常伴有强烈的身体不适感。同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缓解焦虑。体育锻炼包括的内容很多,它们与考试焦虑水平之间的相关是否相同?如果相同,是否明
2009年08期 No.190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2 ] - 叶会斌;
<正>体育课教学"准备活动"质量的高低是体育课能否上好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和学生对此并不重视。教学实践证明;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中不可缺乏的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基本内容的学习,而且有利于课的顺利开展。要提高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的质量,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即遵从"四性"。
2009年08期 No.190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8 ] - 王治军;
<正>一、小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感觉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中我们知道,在学习一种新的运动技术之前,首先必须对该动作做相应的感知、观察,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等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初步感知,并通过运动体验活动去理解动作的要领
2009年08期 No.190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9 ] - 张海平;
<正>笔者观摩了很多体育课,一方面为一些老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驾轻就熟地掌控课堂组织与技能教学步骤而心悦诚服。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一出场就可以明显看出有"平时上课的后遗症","紧张地作秀"。下面用几个教学片段来展现当时的情形。
2009年08期 No.190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1 ] - 王蔚;嵇明海;
<正>在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过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第一"的体育教学要求,仍是当今中、小学体育教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旨在向体育教师提供系统、全面、科学的预防体育教学中安全措施的路径与方法。
2009年08期 No.190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12 ] - 俞振河;
<正>不少学生存在自卑、不自信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导致学生轻视体育课,活泼的体育课不仅不能让学生快乐,反而加重了学生的不良心境。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原则积极调控学生心理。
2009年08期 No.190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5 ] - 李莉;
<正>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充满变数的过程,近几年来常有机会观摩一些公开课、评优课等,自己也有幸参与其中,渐渐地发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在悄然地发生着很大变化。在反复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中逐步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理想的体育课堂应该更
2009年08期 No.190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3 ] - 曹强;
<正>反馈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技术技能的学习。技术技能的学习基本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
2009年08期 No.190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5 ] - 杨红甫;
<正>随着体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些体育"选项教学"、"模块教学"等新模式的出现,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体育选项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
2009年08期 No.190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0 ]
- 梅黎明;
<正>障碍赛跑一直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内容,怎样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安排器材及练习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巧妙地利用自行车旧外胎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下面将以自行车旧外胎在30米障碍赛跑中的几个例子来说明。
2009年08期 No.190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5 ] - 植智勇;
<正>教学过程中发现场地器材的合理设计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练习50米跑,如果只画出起点线和终点线,学生练习起来往往没有在跑道上比赛兴奋,这是分跑道的效应。由此可见,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设置很重要。
2009年08期 No.190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7 ] - 张茂盛;
<正>呼吸是蛙泳教学中的难点,很多人因为没有掌握呼吸的方法而无法进行长距离游泳。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能使学生较快地突破蛙泳呼吸难关。
2009年08期 No.190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5 ] - 柯国祥;
<正>滚铁环是一种虽然简单却不易学会的技能技巧动作,笔者从怎样入门到创新玩法进行推广教学。一、熟悉圈性练习一:丢回缩圈练习目标:通过手的巧妙发力使铁环做回缩运动。
2009年08期 No.190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8 ] - 穆乃国;吴茂胜;
<正>三级跳远是体育课中动作比较复杂、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之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如果教师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不当,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有使学生受伤的危险。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学习三级跳远的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小体操垫进行辅助练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09年08期 No.190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5 ] - 徐振鹏;
<正>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在中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不易掌握,而且感觉枯燥乏味。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充满活力、快乐的气氛中很快学会三级跳远,这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本人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2009年08期 No.190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7 ] - 郑萍;
<正>"同场教学"即为不同的班级,在同一个教学场地,同时进行教学的行为,同场班级的增多无疑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困难。我校是多班同场教学的典型,我们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现与大家分享。
2009年08期 No.19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1 ] - 陈智勇;
<正>为了提高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笔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乒乓球活动进行了大胆地创新与利用,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现介绍如下。
2009年08期 No.19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8 ] - 赵鸥;张群利;
<正>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一些主要技术都是由若干环节构成的,每项技术都有其主要的技术环节,在教学中这些主要环节被称为"关键技术"。如羽毛球正面上手击球,按动作结构划分,包括:准备姿势、移动、选位、迎球、击球,其中击球就是关键技术。对关键技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完成动作的质量。
2009年08期 No.190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4 ] - 华向阳;
<正>广播体操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为了提高广播体操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一些小技巧,效果比较显著,现介绍给大家。
2009年08期 No.190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1 ] - 荣占庆;
<正>新学期初往往会安排广播操教学,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瞬间强化记忆法"(人的大脑对第一印象刺激反区最强,上午8点~10点是人的大脑记忆力最强的阶段之一),效果较好,现予以介绍。
2009年08期 No.190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4 ] - 葛长元;尤冬梅;
<正>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感受到,体育课上有许多内容可灵活运用、一招多用,实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就以"踏步走"这一最简单的教学元素为例加以说明。
2009年08期 No.190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4 ] - 翟清华;
<正>一、技术的发挥在比赛中最常用的技术是后退步——以两脚为轴,以缓慢的节奏大幅度拉动,及两脚持续以小幅度伸直的技术,此技术不易疲劳,并且可在长时间内施加给对方压力。此技术要求步伐要整齐,全队协调配合。
2009年08期 No.190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何云;
<正>跑跳步是体育课韵律舞蹈中的一个基本舞步,很多学生总是学不会。笔者经过教学实践结合附点节奏(音乐课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快速教会学生跑跳步,现予以介绍。
2009年08期 No.190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1 ] - 孙日升;杜代海;徐红雨;吴斌;
<正>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台阶试验测试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一方面仪器少,测试周期长;另一方面,仪器的精度容易降低。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经过实践找出了一套便捷的解决方案,现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2009年08期 No.190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6 ]
- 郑凤奇;党瑞英;
<正>篮球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除了用篮球打比赛外,利用篮球创编一些提高学生兴趣的游戏,将有助于学生熟悉球性,充分体验篮球运动带来的更多快乐。
2009年08期 No.190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8 ] - 姜秀;
<正>以下是多人呼啦圈游戏的联体版,这些游戏可以从第一个玩到最后一个,中间无任何间断,并且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锻炼。游戏基本队形是学生成三路纵队,分别为1队~3队,人数相等。
2009年08期 No.190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9 ] - 陈跃妹;
<正>废弃的饮料瓶盖随处可见,学生便在课间玩起斗瓶盖的游戏。由于该游戏所用器材简单又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于是在一年级迅速流行起来。笔者从中得到启发,与学生共同探讨,想出了很多种玩法,现介绍如下。
2009年08期 No.190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7 ] - 贾铁堂;
<正>一、场地与器材在平整宽敞的场地上画一个半径5米~8米的圆圈。二、游戏目的便学生掌握弯道跑技术,训练速度,提高学生反应能力和集中注意力。
2009年08期 No.190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4 ] - 侯云鹏;
<正>"同号追"的经典玩法为全班学生男、女生分开,分别面向圆心站成两个圆形,1~4报数后,各人记住自己的号。游戏开始,如教师喊"2号",所有报"2"的学生立即沿逆时针方向绕圆圈向前跑,并努力追拍前面一个学生,跑一圈后,如未被别人追拍上,仍站回原来位置;如被追拍上,则退出游戏,站到圆
2009年08期 No.190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4 ]
- 戴劲;钟建萍;吴雪清;
<正>勾球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技术,因此,该项技术不是很容易掌握,运动员在比赛中也往往不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但是,在比赛中,灵活运用该项技术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合理地使用勾球技术能提高对前场技术的控制,青少年选手应该掌握并灵活运用该项技术。
2009年08期 No.190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5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5 ] - 王长权;郎健;叶世燕;
<正>目前,"五人制"足球运动在社会和高校当中开展得较为普遍,由于它具有场地小、参加人数灵活多变、运动强度较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结合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在中小学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能够进一步开发、利用学校的场
2009年08期 No.190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6 ] - 王爱国;
<正>实践证明,韩国、日本、美国以大学足球为载体的职业足球运作模式非常成功、颇为典型。那么,中国的大学到底能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职业球员?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与为期一年的实地考察结果,对当前中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2009年08期 No.190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3 ] - 范国凤;
<正>在背越式过杆过程中,运动员在过杆时不仅会受到转动速度的影响,而且还受身体重心抛物线高度的影响,而这两者又都受起跳的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起跳时身体运动方向改变的程度又更多地取决于助跑速度在起跳阶段转化为垂直速度的效
2009年08期 No.190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4 ]
- 丰建明;
校园内外,尤其是乡村学校,总是有很多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在不违反教育教学规定、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学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与学生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本栏目的系列文章中,几位教师对部分自然地形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希望广大读者、一线教师可以开发更多、更好的自然资源,丰富体育教学与训练资源,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2009年08期 No.190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3 ] - 王瑞亭;王建杰;
<正>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的操场简陋、器材单一,甚至没有一块规范的体育场地,这显然不能满足正常开展体育课的需要。同时,大家也应该注意到客观存在的校园自然资源,其经济实用、简单有效,往往能给体育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那么,应该如何利用校园自然资源开展体育锻炼呢?
2009年08期 No.190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9 ] - 张永璟;
<正>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1.利用山坡进行训练山坡训练一般可以分为低山定时训练和高山分组训练,低山训练一般可安排在星期一早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在短距离的爬山训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周末给学生
2009年08期 No.190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9 ]
- 韩建峰;
<正>一、助跑:"轻、稳、直"对于初学者来讲,在练习支撑跳越的过程中,助跑距离一般为10米~15米,其技术基本与短跑的技术相同,要做到"轻、稳、直",即,"轻"——强调跑时要轻快而有节奏;"稳"——强调跑的步幅、步频的渐进性,突出跑时重心要平稳的特点;"直"——强调跑的方向、路线的直线性,
2009年08期 No.190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9 ] - 陶红燕;
<正>一、减压(一)培育信任教师的专业性的帮助与保护是让学生获得安全感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教师要像父母一样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值得信赖的人,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产生让教师保护与帮助自己完成动作的期望。
2009年08期 No.190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3 ] - 王烈廷;刘东波;张春萍;
<正>在多年的山羊分腿腾越的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步骤,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辅助性练习在课的准备阶段,教师应带领学生做一些模仿性练习,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山羊分腿腾越的技术动作。
2009年08期 No.190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3 ] - 贾利军;
<正>在山羊分腿腾越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专项的铺垫、实物替代、练习限制等方法,巧妙地把重点、难点动作和趣味练习结合起来,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2009年08期 No.190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1 ]
- 祁晓健;
<正>在竞技比赛中,教练员往往会告诫自己的队员尽量避免在弯道实施超越,以避免比其他运动员跑更多的距离,这是田径教练员的训练常识。当然,在最后冲刺阶段,如果中长跑运动员仍然保持了一定体能,弯道超越现象就
2009年08期 No.190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9 ] - 刘军;
<正>镜头1:学生因比赛而参与。校运会就要开始了,在学校操场上,学生的影子随处可见。体育课上、活动课上和放学之后,学生们反复地练习着运动会的各种项目,有个人的,有集体的,有男女混合的,热火朝天,熙熙攘攘"累、痛、脏"等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2009年08期 No.190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1 ] - 刘坚;
<正>确定教学对象学习起点的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因此,在备课之前,教师首先必须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认真地、充分地分析学情和钻研教材。具体地讲,要确定学生的学情,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2009年08期 No.190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