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亚平;郝俊;
<正>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和鄞州高级中学在11月3日和4日,成了全国优秀体育课展示的系列大讲堂,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全国中小学体育
2010年11期 No.20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2 ] - 宋尽贤;胡滨;赖天德;
<正>一、基本情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
2010年11期 No.205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4 ] - 刘亚平;郝俊;
<正>让体育去打造学生的健康身心,让艺术去陶冶孩子们的美好情操。11月2日,教育部在宁波市北仑区举行了全国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会议,交流、观摩全国"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以来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
2010年11期 No.205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3 ] - 本刊记者;
<正>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如何培养全面发展又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提出,"把
2010年11期 No.205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2 ] - 郝俊;刘亚平;
<正>学生体质健康不仅关系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更关系着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制度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全国各个阶层的关注和支持,在教育部体育卫生
2010年11期 No.20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4 ] - 刘亚平;
<正>11月2日上午九点,面对浙江北仑中学操场上整装待发的的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即将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启动仪式的师生们,全国青联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
2010年11期 No.20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7 ] - 李兵;
<正>近年来,长沙县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
2010年11期 No.205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5 ]
- 张凯;
<正>记不起是哪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是生活在自己解释的世界里",有时候感觉这番观点倒也颇有些道理。哲学上讲,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
2010年11期 No.205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9 ] - 潘绍伟;
<正>体育场地器材与体育场地是体育教学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活动所处的空间,以及影响师生心理生理发展变化的物质条件之一。体育教学活动必须以一定的
2010年11期 No.205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51 ] - 邵伟德;邹旭铝;俞富根;周晓明;
<正>一、问题提出场地器材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一项任务。通过教师的设计与安排,充分利用线条、颜色、器具等把场地装点一新,让学生
2010年11期 No.205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07 ] - 孟宪明;
<正>在场地器材不够充分的条件下,合理而科学地进行安排则显得非常必要。当然,即使有些学校场地条件较好,器材也较充足,仍需要合理安排。因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浪费每一分钟,加强布置和利用场地、器材的
2010年11期 No.205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1 ] - 闫进伦;
<正>一、案例描述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活动中,笔者听了5节体育课,授课内容为:跨越式跳高(水平四)。5位体育教师经过认真的精心备课与激情上课后,使得大部分听课教师感觉到这样
2010年11期 No.205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8 ] - 卢其宝;李少群;
<正>新课程背景下的运用体育场地和器材,被赋予了诸多的作用,譬如器材具有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个体化社会功能以及娱乐功能和竞技功能等。虽然在各地的优质课、教研课
2010年11期 No.205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7 ] - 董正旺;蔡红;
<正>目前,体育教师布置场地往往还是运用传统的场地画法,即用标枪、皮尺、白灰,两个人几分钟就可以画完一个场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场地设施的日益改善,泥土地
2010年11期 No.20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1 ] - 曹淑忠;
<正>在一些场地器材充足的学校,有多少体育教师每节课都能拿出充足的器材来上体育课?其实多数教师在每节课上拿出很少的体育器材进行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的利用不在于
2010年11期 No.20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8 ] - 徐燕;夏正宇;
<正>教会学生使用各种运动器材,利用器材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是体育课的特点,也是最能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器材可以为课堂加入生动化、形象化的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
2010年11期 No.20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8 ] - 丁叁斌;
<正>一、"以绳串课"的课例(见下表)。二、课例的解读与思考上述七年级"以绳串课"中,以绳为主线开展教学。整个课堂教学分六个环节,即:"绳操→两人三足→快快跳起来→自编自演→重志成城、抗震救灾"。从绳子的本质用途
2010年11期 No.20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0 ] - 吕井存;张震钦;
<正>一、合理安排体育课表编排体育课表时尽量使每天同一课次的体育课做到低、中、高年级错开安排,并将每天体育课的总课时数平均分配到当天的各个课次,避免上课班级多时相邻班级之间的相
2010年11期 No.205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9 ] - 金长华;
<正>现结合初三年级的"立定跳远"教学,从本节课的重点"腾空高度"入手,以解决腾空后的收腹举腿动作难点为例,分析场地、器材的有效利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2010年11期 No.205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8 ] - 王艳梅;
<正>一、共享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单靠教师个体是无法解决的,诸如选项教学、模块教学、场地、器材等出现冲突时,就必须通过教研组这个平台,相互交流,错开授课内容,依靠全组教师
2010年11期 No.205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1 ] - 谢俊玉;
<正>一、体育课程成本的概念体育课程成本就是体育课程的资源消耗,包括体育课程显性成本,体育课程隐性成本和体育课程机会成本。体育器材场地是物力资源,隶属显性成本;而体育场馆设施与
2010年11期 No.20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3 ] - 王春生;张爱萍;贾宏;林伟刚;
<正>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有些高校的体育教学仍没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从选课方式到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都存在着与学生兴趣、体育基础相悖的地方。调查表明,多数的学生和教师对
2010年11期 No.205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2 ]
- 陈友;
<正>2010年,江苏省体育高考新设了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抛实心球项目,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相对于其他三个项目,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抛实心球标准偏高。笔者通过电话、问卷调查了扬州市、泰州市等地的部分学校,通过对比
2010年11期 No.205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6 ] - 张雪静;刘术岭;
<正>实心球投掷被列为天津市初中体育中考选测项目之一。特别是对男生来讲,他们要在实心球和引体向上之间选择一项,但几乎99%的学生会选择实心球。由此,如何提高学生的
2010年11期 No.20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5 ] - 吴立迎;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针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足球教学、提高足球教学质量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以下几种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教
2010年11期 No.20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4 ] - 姚君娟;
<正>广播体操教学周期长、单调枯燥,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地按照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应付",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教师在台上又蹦又跳教得满头大汗,学生在下边学得索然无味,一脸的无奈和迷
2010年11期 No.20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7 ] - 张军;
<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时、分来概括反应时间,而在体育活动中,对时间的概念要求十分精准。体育教师经常接触的竞赛类项目,有时要精确到毫秒。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2010年11期 No.205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5 ] - 谢卫平;
<正>课堂教学除了受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针对高原环境,如果进行科学利用,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相对于平原来讲,高原是一种低气压、低氧、高寒和高紫
2010年11期 No.205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0 ]
- 刘端文;
2010年10月15日~18日,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十城市》第二十三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召开。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届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情况,本刊特别邀请《十城市》学校体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刘端文撰写了本届活动的综述;同时,选登了广州市荔湾区华侨小学姬军老师的《投掷》课,并邀请部分参会教师进行了点评。
2010年11期 No.20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6 ] - 姬军;
<正>投掷类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等方面帮助较大,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和开展的必要性。但相对于其他的运动项目,该内容的趣味性不强;而教师基于对场地、器材的组织、管理以及课堂安全性
2010年11期 No.205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1 ] - 王振强;
<正>2010年10月16日~18日,第二十三届《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在郑州举行,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受益匪浅。在此,笔者将针对广州市姬军老师执教的《投掷》课(水平三)谈谈自己的看法,愿与同行分享。
2010年11期 No.20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7 ] - 杨焱;
<正>一、对课堂的认识和分析对于这节《投掷》课,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教具。这"长枪短剑"、变化多端的一根"魔法棒",在教师的引领下,摇身一变成为了体育课堂上常用的标枪、哑铃、小
2010年11期 No.205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0 ] - 曾巍;
<正>在《十城市》第二十三届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场课上,姬军老师执教的水平三《投掷》课,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笔者认为,他在教学中关注了教学细节,赢得了课堂
2010年11期 No.205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1 ] - 王慧琳;赵明元;闫伟;
<正>在终身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与需求等问题会直接影响体育师资的专业素质培养与提高。同时,可为进一步开展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提供有益建议,促成有效的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教育
2010年11期 No.205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47 ]
- 张健;
<正>一、现状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明确目标2006年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检测报告中指出,我国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过去3年呈下降趋势。其中,反映机能指标的肺活量有所下降,反映身体素质指标的速度、力量、耐力等
2010年11期 No.205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2 ] - 徐晓东;付德强;侯金晓;
<正>一、儿童时期(小学学段)1.内容选择在小学阶段,学生关节的运动幅度大,韧带伸展性强,适合进行柔韧性素质练习;由于兴奋性和灵活性高、反应快,所以小学阶段也
2010年11期 No.205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2 ] - 吕兵文;
<正>一、包装法包装法就是将身体素质练习寓于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中,其中,吸引学生的是练习的外在形式,但实质上练习的是身体素质的内容。以折返跑练习为例,某教师在篮球课的后半部分安排学生练习速度素质,其做法是:
2010年11期 No.205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0 ] - 宋万田;宋伟光;周青;
<正>一、提高认识,强化身体素质的练习(一)提高教学主管部门领导的认识领导要明确,身体素质优劣对学生终身生活的影响,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要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管理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010年11期 No.205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8 ] - 党林秀;
<正>反对的观点:部分教师不赞成课课练,他们认为,课课练会让学生反感,教师可以在几节课中间插入一节或半节课进行素质练习,这样学生的练习态度会更加积极;部分教师提出疑问:
2010年11期 No.205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8 ] - 王兴发;
<正>一、课前安排身体素质练习案例1:在上课的地点,学生们自主地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并采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的学生向前跳一次,直到跳完10次后再重新开始第二轮的练习。
2010年11期 No.205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