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彦雄;郑翔宇;
<正>浙江省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发挥作用,出台了《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转型原则、转型内容、转型具体指标、转型行为表现和转型价值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做了课例研究。通过观摩《乒乓球正手斜线平击发球的练习方法:定点区域正手平击发球》(以下简称《乒乓球》)、《运球组合技术运用方法1:运球+运球突破》(以下简称《运球》)2节课例,笔者看到执教教师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
2021年12期 v.40;No.338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洪建平;徐献银;
<正>一、问题设计充分体现深度学习《运球组合技术运用方法1:运球+运球突破》(以下简称《运球》)一课,最吸引笔者的是全课多次有深度的提问,较好地诠释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对于深度学习,笔者的理解是以动作技术(知识点)为载体,改变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即,深度学习是深在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而不是学习知识的深,旨在培养学生批判、归纳、总结、辨析等思维能力。1.结构性问题设计,
2021年12期 v.40;No.338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伍书春;
<正>学科核心素乔背景下的体育课堂,应朝着提高学生在面临真实活动或者比赛情境时能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方向转变。一、由单个技术教学向组合技术实践运用教学转变1.教学内容更加注重“组合”。现行课程标准强调从注重单个知识点和技术教学向注重多种技术组合学练转变,每堂课都应该让学生进行多种技术的组合练习,甚至在开放式运动技能项目中要尽早地让学生体验完整练习,目的是增强知识点之间或动作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练习的完整性,在整体运动技能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单个知识点和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如《运球组合技术运用方法1:运球+突破》(以下简称《运球》)一课中,
2021年12期 v.40;No.338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永璟;
<正>通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辑部网站观看了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教学展示活动中《运球组合技术运用方法:运球+运球突破》(以下简称《运球》)一课,笔者从中看到了高中课程改革所突显出的亮点和课程结构化知识的有效应用。该课例有效体现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渗透、教材知识点的优化设计与分布、课堂教学中“学、练、赛、评”的尺度把握,以及教学实施手段与方法的改进等。但笔者认为,对于一些常规教学和课堂环节不应该随意削减,学生的运动负荷应达到锻炼目的,“精讲多练”原则不能忽视。在此,笔者主要结合课例细节谈谈课堂教学的转型。
2021年12期 v.40;No.338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唐鹤玲;
<正>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真正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打造形式灵活多样、评价到位、学习充满活力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形态是体育教师应该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乒乓球正手斜线平击发球练习方法:定点区域正手平击发球》(以下简称《乒乓球》)一课,从“内容、方法、组织、评价”4个方面出发,通过情境创设与方法应用促进技能发展的“精准化”,创新条件与环境,将评价标准贯穿于课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体育品德,
2021年12期 v.40;No.33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志华;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足球模块1的教学提示第四条指出:每节课不能只教一项技术,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学练,并在游戏和比赛情境中加强动作技术的运用和提高,使学生尽早体验完整的足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1])。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应创设丰富多样的结构化知识和技能,避免单个知识点和技术的教学,更多关注学生的学,
2021年12期 v.40;No.33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周新;张厚学;
<正>在《乒乓球正手斜线平击发球练习方法:定点区域正手平击发球》(以下称《乒乓球》)一课中,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从学习角度进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围绕平击发球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设置学练方法,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提高练习兴趣,掌握技术动作,提升练习成就感,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品德。
2021年12期 v.40;No.33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郑森花;
<正>一、“放手”中培养思考习惯思考行为,是有效学习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体现积极参与,才能将所学内容更好地消化、吸收。每名学生的思考能力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让每名学生理解所授内容的知识点,这并非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解如何做,最好的办法是教师“放手”让学生亲身体验。其间,要让全班学生为同一个目标思考,体育教师要做好引导。1.把握时机,
2021年12期 v.40;No.338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楠;吴昊;
<正>一、保加利亚蹲练习目的:提高立定跳远起跳技术环节中臀大肌等肌群的绝对力量。练习方法:练习者双脚站立,同时双手各持1个5kg哑铃,抬起1只脚,搭在高50~80cm的椅子边缘处(图1-1);支撑腿屈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背部挺直,脚后跟发力站起(图1-2)。练习要求:初学者建议先徒手练习,之后再逐渐增加哑铃的重量。建议每次训练以每条腿练习8~12次为1组,共做3~5组。
2021年12期 v.40;No.338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巴芳;
<正>定向运动又称“指北针运动”“识图越野”等,主要形式有经典个人赛(微型定向、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团队赛、接力赛、积分赛等。定向运动与中长跑的运动量相似,微型定向赛运动量约500m至1500m,短距离定向赛运动量约3000m至5000m,中距离定向赛运动量约7000m至9000m,长距离定向赛运动量约15000m至20000m。在运动量方面,定向运动同中长距离跑基本相同;在运动形式方面,定向运动与中长距离跑都属于有氧运动。定向运动是识别方向、认识和使用地图的游戏,
2021年12期 v.40;No.338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鲁慧霞;
<正>一、抗阻力展腹跳适用项目:立定跳远。练习目的:提高学生腿部力量及弹跳力,强化立定跳远腾空阶段的空中身体姿态,加强立定跳远起跳阶段的蹬地效果,促进上下肢协调用力。练习方法:2名学生1组,将弹力带绕在练习者的腰部,辅助者站在练习者正后方并双手握住弹力带的两端,使弹力带保持拉紧状态(图1-1)。练习者前脚掌蹬地跳起,充分伸髋展腹,起跳充分(图1-2)。要求练习者积极发力对抗弹力带的阻力。建议8次/组,共练习2~3组。
2021年12期 v.40;No.33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姚娟;王蓓蕾;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所学技术动作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意义,初步掌握动作的方法和技能,发展背部、腰部、腿部的柔韧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引导学生充分享受运动乐趣,培养学生果断、坚毅、互助等优良品质,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021年12期 v.40;No.338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丽;
<正>本节课是一年级技巧与游戏类的课程,执教教师在充分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采取了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带来了一节非常有示范意义的低年级技巧类教学课。一、设计亮点1.游戏紧扣重难点,生动有趣设计精本课围绕“体前屈时膝盖不弯曲”这一重点和“体前屈幅度较大”的难点,精心设计了“木偶赶猪一快速抢答一推翻大山一抢占阵地一寻找宝藏一快乐读秒”等6个闯关游戏,
2021年12期 v.40;No.338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秦红玉;陈喜田;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中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创设不同的体验情境,通过“雄鸡报晓”“金鸡踏雪”“斗鸡”等动作突出学生个人模仿能力和形体的表现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狮子捕食”“狮王争霸”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如何进行双人形体动作配合,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互补意识;通过“潜龙入海”“巨龙腾飞”等舞龙动作方法,
2021年12期 v.40;No.338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成兵;
<正>一、设计亮点教案是“效果图”,实践课是“实景图”,教案字里行间的设计意图和方式方法只能通过文字揣摩,读者有可能理解不到其背后的精髓,但即便如此,也能从教案中看出本节课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1.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低年级学生对直观的、易于模仿的课堂内容更感兴趣,本节课仿生动作的学习更是契合了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执教教师将“立德树人”“健康第一”“教会、
2021年12期 v.40;No.33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马哲峰;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生为本,选取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游泳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快速适应水环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耐水、耐寒能力。通过创设水上项目的多种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利用跨学科知识探究水中运动的基本原理,
2021年12期 v.40;No.33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陈卫东;
<正>本篇教案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步骤合理,练习由陆地到水中,教学方法全面,示范、讲解、设问、比赛等在本节课都有体现。读者能从教案文字中感受到本节课实施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领会到执教教师将“教会、勤练、常赛”真正融入到小学蛙泳教学中。一、精准把握学情,循循善诱地教在《蛙泳——腿部动作》一课中,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2021年12期 v.40;No.338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英杰;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为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耐久跑技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浸透到课堂,如,以红军长征为情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线路图练习时,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通过队列练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
2021年12期 v.40;No.338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竹平;
<正>一、主要亮点1.学习目标设置适切,凸显目标引领内容思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本节课的执教教师设置的三维目标相互融合、难度适宜,而且是可量化、可观察、可评价的。“过程与方法”表述较为准确具体,明晰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掌握长跑中跑步节奏和呼吸方法的技能。长跑能力提高不仅是跑得快,还要学会在出现不适状况(极点)时如何快速处置,执教教师在本节课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加深呼吸、
2021年12期 v.40;No.338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凌浩;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理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跳短绳的向前摇绳编花跳动作为载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身心发展需求,运用循序渐进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任务驱动、自主学练、合作探究,积极参与练习,以促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021年12期 v.40;No.33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黄巍;
<正>一、设计亮点执教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比较明确,就是通过“向前摇绳编花跳”这一运动载体,引导学生学技能、练体能、明规则,通过花样跳绳达成自身运动的需求,始终贯穿教师主导、学生学练为主这条主线。将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尝试探究、自主学练、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整体过程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尝试练习、徒手模仿练习,再过渡到持器械练习,由易到难、
2021年12期 v.40;No.338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高宁宁;
<正>一、利用器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渐入“挑战”状态在初学阶段,教师可针对学生情况,利用器材创设学练情境,以便初学者掌握技能,消除面对防守时的恐惧心理。以体前变向运球为例,在一个标准篮球场内,间隔约3m距离散点摆放45个标志桶(每班45人),创设“穿越丛林”情境。学生运球至标志桶前变向,然后迅速找下1个标志桶进行变向,2min之内看哪名学生完成变向次数最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挑战”。
2021年12期 v.40;No.33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宁;
<正>在球类教学中,笔者有目的地将所要学习的技能融入比赛中,按照学生兴趣和技能的掌握规律,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先进行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所掌握技能的不足,然后带着问题学练,笔者称之为“比赛先行”教学策略。在运用该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做到以下3点:注重安全性,包括合理分组、场地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养成等;注重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注重分层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技能的掌握基础,
2021年12期 v.40;No.338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刘芳;郝世杰;
<正>一、关注三个问题,促进球类技术灵活运用1.强化比赛意识。山东王继芳认为:球类技术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比赛意识,在日常练习中加强对抗练习和技战术练习,培养学生的对抗意识。2.扎实基本功。山东王明堂认为:球类运动要打好基础,先学好每个基础的技术动作,再将单一的技术动作组合起来加强练习。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使学生能够将球类技术动作进行前后衔接。
2021年12期 v.40;No.338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研讨背景:现阶段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开始或即将放寒假。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寒假是一个学期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结束,也是下一学期工作开始的准备期,既有对过往工作的反思与梳理,也有对下一学期工作的规划与筹备。广大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寒假总结反思上一学期工作,计划筹备下一学期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教研等专业能力。本期研讨旨在与全国一线体育教师交流学期结束后的反思与实践,探讨如何利用寒假时间促进教师自我专业能力与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再提升。
2021年12期 v.40;No.338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金文波;
<正>一、精准反思的内容寒假中体育教师反思的内容可分为教学、教学科学研究、社团、运动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教研组、器材室管理、大课间活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照、新政策(如《<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等方面。各个方面又可细分为多个项目和活动,如教学科学研究方面又可分为论文发表、论文获奖、课题研究、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示范课、研讨课、展示课、讲座、教学设计评比、微课比赛、信息技术应用等。
2021年12期 v.40;No.338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