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冬;刘光磊;
<正>戳脚,全名“九番御步鸳鸯勾挂连环悬空戳脚”。戳脚拳包括“丁、踹、拐、点、蹶、错、蹬、碾”八类基本腿法,以拳脚并重、腿法突出、动作舒展、硬攻直进、灵活多变、逼近靠打、柔和寓刚为技术特点。本游戏以戳脚基本腿法、典型拳势为动作素材,力求使学生通过游戏发展智能、体能的同时初步了解戳脚的基本特点,感受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
2022年09期 v.41;No.347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杭兆康;
<正>一、重视基本技术的有机组合篮球技能教学要把握关联性,不能把结构化技能教学当成各种基本技术简单的累加,而是要重视各种基本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篮球传接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是篮球运动重要的技术之一,传接球技术运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在篮球比赛中,传接球技术通常并不是单独运用,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比赛情境进行基本技术的组合。因此,在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中,需要通过各种练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术组合及运用。
2022年09期 v.41;No.347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振君;王致君;姜岱勇;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其中基本运动技能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本文依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非移动性技能的内容要求,选取了“支撑与平衡”技术动作设计具体的学练方法,适用于水平一学生,通过学习渗透平衡技巧,为学习体操专项运动技能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和专注力。
2022年09期 v.41;No.34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帅;韩会军;李贤静;
<正>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盲目随意的分组、制订学习内容与练习方式等,不仅浪费学生运动参与的时间,进而影响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是开展学、练、赛活动的关键一步。小学阶段学生因性别、兴趣、技能水平高低、体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性,如何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满足合作学习小组最优化的构建是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以水平三篮球项目半场3VS3掩护配合模块的教学为例,通过有效分组学练促进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
2022年09期 v.41;No.347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莫少锋;
<正>水平一体操类活动中的前滚翻教学是技巧性很强的教学内容,通过前滚翻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等。在教学中,没有基础的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并且学习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教师教学辅助手段如果选择不合理,就更加不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也更容易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笔者在保证安全和实效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设计学练方法,
2022年09期 v.41;No.347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博;刘萌;陈永刚;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品质,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教育具有立德树人的功能,并且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的一环。
2022年09期 v.41;No.347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洋;
<正>“I体育”就是“我体育”,是每一名学生的体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I体育”也是“爱体育”(爱和I是谐音),它包含4个显性的含义:Interesting(有趣的)、Individual(个性化的)、I nventive(有创造力的)、Internet+(互联网+)。一、设计趣味化(Interesting)作业,提高参与度1.多元作业丰富作业内容,增加欣赏类、问答类、了解类等多元化作业,让体育作业不止于练。在作业中增加图片、视频、
2022年09期 v.41;No.34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宇;
<正>围绕运动过程、技术练习、易犯错误等方面,笔者总结出提升篮球运球绕杆投篮能力的“三妙招”。以半场运球绕杆投篮为例,学生持球站立于球场起点线(中圈线)后,听信号开始,自行选择运球绕一侧标志杆外侧后投篮,命中后运球绕另一侧标志杆返回,通过终点线(中圈线)即完成。将运动过程分为初始运球、收球投篮和运球返回(冲刺)3个阶段。
2022年09期 v.41;No.347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耀章;
<正>一、运动教育模式实施要点1.运动教育模式与教学理念革新运动教育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孤立的单一技术导向教学理念的反思,强调以真实的比赛情境和运动文化体验,激发学生的学练动机,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文化素养和运动热情,从而实现素养导向。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以往的“体育教育”中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多学科融合。比赛是复杂多变的,要求学生对技战术的学习实现在复杂的体育比赛竞争博弈中掌握技能及结构化知识。
2022年09期 v.41;No.347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仲柱;张宜玲;
<正>本期“案例研析”的案例详解了运动教育模式在八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学生手册对小组的每名成员设定了角色定位,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每名学生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以运动教育模式为理论依据,对小学低学段体育课堂教学展开分组及角色设置的实践探究。
2022年09期 v.41;No.347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洪;王敬莲;
<正>解决小组学习的动力问题,就要寻求有效的学习途径,达到学生“想学”“会学”“会用”和“学好”的效果。建立一个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小组学习机制,让全组学生围绕共同完成的任务合作学习。形成这样的机制主要有以下3个环节,任务下达:设置层级任务,即过关任务——设置小组每名成员都应完成的任务;挑战任务——给不同能力的成员可追求的任务,
2022年09期 v.41;No.347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宁;
<正>一、合理分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能力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设置不同的练习目标如,“优优互进”小组,即优生和优生一组;“以优带差”小组,即水平高和水平低的一组;根据学生性别、兴趣自由结组。确保分组的合理性。如,在小组学练中,教师利用挂图、看板或者平板电脑让小组长带领自主探究学练,学生到看板前看什么、
2022年09期 v.41;No.347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书旋;
<正>体育教育教学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突出综合育人功能,实现“四位一体”的目标。在教学组织中,不能把3种学练方式硬性割裂开,应该全面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的需要、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手段、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等多方面因素,有效搭配、合理安排多样化的学练方式,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真正做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22年09期 v.41;No.347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兴百;
<正>为解决体育课堂教学中对个性化活动关注不足的问题,笔者提出使学生能在小范围或小群体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或相对较短时间内围绕某一主题自主开展学练活动。一、与集体活动和谐共生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运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小范围或小群体的学练可以推进学练活动的深入开展,能够聚焦重难点,
2022年09期 v.41;No.347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司恩国;
<正>小组学练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性别、运动能力等因素分组,遵从运动技能规律,有步骤、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学练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一、围绕教学重难点,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采用分组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练习效果,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在实施小组学练中,要明确小组学练任务和目的,以及要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带着目标练习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促进运动技能掌握;还要通过小组学练发挥小组优势,对每名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以利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022年09期 v.41;No.347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丽;
<正>体育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将集体、小组与个人学练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处于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从“前、后、左、右”4个方位做好帮助和引导。一、泛化过程,在“前位”用口诀引领集体学练在运动技能处于泛化阶段时,人体受到刺激后,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呈现扩散状态,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不牢固,往往动作僵硬、不协调,这一阶段教师要站在“前位”,运用口诀、关键字策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学练。
2022年09期 v.41;No.347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洪雨;臧科运;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注重教学方式改革”中提出:“将集体学练、小组学练与个人学练有机结合”。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优化,意味着体育教师要从理念和行动上,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把学生学习方式放在更高的位置来审视,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化学习形式,从而实现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2022年09期 v.41;No.347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