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胜光;
<正>为了深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全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于2022年3月下发文件,组织开展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以下简称评选活动)。
2023年01期 v.42;No.35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刘峰;
<正>体育选项课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导,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更好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施行。同时,上好高中体育选项课也对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22年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高一年级《足球:脚内侧连续传接球》,以亲身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上好高中足球选项课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023年01期 v.42;No.351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殷晓梅;
<正>在2022年江苏省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踏板操》一课,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趣味游戏和展示、合理应用评价方式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融合传统文化,增趣体育课堂在《踏板操》教学中,笔者融入中国古典的舞蹈、音乐等传统文化元素,
2023年01期 v.42;No.351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陆金冬;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基本理念中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并明确指出“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
2023年01期 v.42;No.351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宋爱菊;胡献钊;
<正>在2022年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中,笔者执教了《排球:原地正面起跳扣球》一课。本课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结构化教学为抓手,通过教会、勤练、常赛,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一、学习目标建构学习目标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排球:原地正面起跳扣球》一课是水平五(高一年级)排球模块第二单元的第11课时,该技术由准备姿势、判断和起跳、空中击球、落地等环节组成,是一项近网进攻性技术。
2023年01期 v.42;No.351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李发扬;
<正>在2022年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中,笔者作为参赛教师,从自己的磨课过程和其他教师的出色表现中受益良多,并且愈发认识到高中阶段对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要求较高,这主要由于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锻炼时间有限,体育教师更需要通过有效策略引领学生主动思维,高质量地达成学习目标。一、预设教学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2023年01期 v.42;No.351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陈艳秋;
<正>为充分体现“以学定教”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笔者以体操类教材为例,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享在参加江苏省高中体育优质课评比的备赛过程中对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进行的有效性调整。一、深度解析教材,确立设计思路笔者本次参赛的教学内容为《高一体操:技巧组合动作练习(以“肩肘倒立接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为主的组合动作练习)》。
2023年01期 v.42;No.351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陈旭炯;
<正>在2022年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排球:正面屈体扣球》一课。此次评比活动的决赛阶段,共有8节球类课,笔者通过自己的参赛经历,以及对其他球类项目实践课的观察,对本节课进行了复盘与反思。一、课前预设1.巧用音乐辅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023年01期 v.42;No.351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吴卿;
<正>在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笔者作为观赛教师,对各位参赛选手过硬的运动技能、新颖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手段,合理的教学评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笔者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练、赛一体化的落实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学:自制自编,辅助学习目标达成
2023年01期 v.42;No.35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柏燕;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将知识点的教学置于复杂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体育与健康实践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
2023年01期 v.42;No.351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魏从林;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笔者在观摩2022年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优质课评比活动时看到,所有参赛优秀课都落实了“教会、勤练、常赛”,为一线体育教师做出了示范,引发了笔者对高中体育课堂如何围绕“教会、勤练、常赛”设计、实施的思考。
2023年01期 v.42;No.351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袁圣敏;张龙凤;吴键;
<正>初中学生中考体育作为考查学生在校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重要方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先后提高中考体育分数占比。因此,为全面提高学生中考体育成绩和整体运动表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健康体能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迫切需求,从政策指引、
2023年01期 v.42;No.351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武冬;孔正;
<正>查拳广泛流传于中国北方,是长拳类型中较为系统的传统拳种。查拳重视腿法练习,弹腿是查拳的主要基本功,以弹腿和其他腿法为主要内容,笔者设计的此套拳种游戏,取材于查拳的典型拳势、步法,突出查拳的动作特点,力求使学生通过游戏初步了解查拳的风格特点,体验查拳典型动作,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平衡等体能,培养果敢、机巧、灵变的心智能力。
2023年01期 v.42;No.351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鲍苏云;
<正>当前,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体育课虽然受限于室外教学环境和教学形式,但笔者通过不断实践,整合教学资源,探索体育技能学习结合信息化手段的创新尝试,通过丰富的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自学自练,攻克技能学习难点、保持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自我成就感、实现课下联动。
2023年01期 v.42;No.351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徐丽;
<正>在水平五(高二年级)羽毛球选项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接触羽毛球运动的时间较短,对羽毛球基本技能的认知较少,羽毛球基础几乎为零。基于这样的学情,在《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各阶段巧设游戏环节,串联球性、技能与体能练习,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习练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强化运动技能的运用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23年01期 v.42;No.351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王红良;李志勇;沈佳军;游照军;
<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比赛中运用较多的突破方法,也是高中篮球模块教学的重点内容。笔者在高中男生篮球选项教学中,通过“四变练习”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提升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比赛中的运用。
2023年01期 v.42;No.35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贾亚琳;江云利;
<正>一、运球“抢攻”游戏目的:提升运球突破时重心转换和急停、急起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品质。游戏方法:3~5名学生1组,1名学生手持3m跳绳的把手一端,站在直径6m的圆圈圆心处,其他学生站在圆圈外做运球动作,围绕圆内学生放置一圈标志盘。游戏开始时,持绳学生将手中的跳绳举过头顶,像“旋转木马”一样匀速摇动,持球学生运球跑向圆内取一个标志盘放回圆外,单位时间内取出标志盘多的学生为胜(图1)。
2023年01期 v.42;No.35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白延庆;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笔者以水平二《前滚翻》教学为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探索落实“学、练、赛、评”的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023年01期 v.42;No.35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宋静;
<正>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笔者以水平五健美操选修模块中的1节有氧舞蹈为例,借用街舞中“斗舞”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运用自学自练、互助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用各种形式的“斗舞”,将“学、练、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3年01期 v.42;No.351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郝东方;林芳滨;
<正>运动教育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创设真实的比赛场景为教学主线,以“运动季”代替教学单元,让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体验真实的运动情境~([1])。在“运动季”中,比赛是运动季进行的主线,决赛与庆祝仪式是运动季的高潮和结尾。体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人的课堂表现与比赛参与情况,还应支持学生建立长期的小组合作关系,
2023年01期 v.42;No.35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于周涛;卢思雨;
<正>一、厘清庆祝内涵,重视文化驱动武术作为一种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浸染而来的健身方式,其价值取向不仅在于习得攻防技术或增强体魄,更应关注身心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锤造意志品质。武术类运动项目作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规定的必修类专项技能,“有助于弘扬立身正直、见义勇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尚武精神,
2023年01期 v.42;No.351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沈宇红;
<正>运动教育模式以赛季为教学单元,赛季分为季前赛、季中赛、季后赛3个阶段。笔者以所在学校高二年级排球项目运动教育模式教学为例,探讨决赛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一、决赛的目的运动教育模式中的庆典活动是决赛的升华,决赛把整个赛季推向了最高潮,让学生现场感受紧张刺激、热烈激动的气氛,也让学生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真正体验体育的价值。在决赛中取得胜利获得的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在决赛中失败则可激励学生建立新的奋斗目标。同时,
2023年01期 v.42;No.351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陈韩俊;
<正>一、运动教育模式庆祝活动的价值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教育模式的庆祝活动是在轻松欢快的环境氛围中,对学生或团队的努力进行的表彰仪式,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环节。这种愉快的氛围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充分体验努力付出和比赛的意义。这种不以运动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愉快运动体验可以促使学生接下来更加自觉地继续投入到运动学习中去,潜在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2023年01期 v.42;No.351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刘斌;刘萍;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基本运动技能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主要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在学生的技能学练过程中,基本运动技能是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考虑水平一学段学生的学情,笔者以“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基本运动技能为例,阐述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法,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和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融合发展学生的柔韧、平衡、支撑等多样技能。
2023年01期 v.42;No.35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朱慧敏;
<正>本文通过游戏化的跳跃课时设计(表1),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为学习更复杂的运动技能奠定基础。一、聚力生活化,创设教学融合路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实际情境,通过将体育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切身体会教学内容的同时又能在此过程中体会乐趣。以生活场景中的跳跃练习为例,教师可以将单跳双落与躲避水坑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生活场景与知识应用间搭建桥梁;
2023年01期 v.42;No.351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张炜;
<正>一、提升学生移动性技能跑和跳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能力,此类游戏更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笔者在二年级《快速跑》课堂教学中,设计踩“地鼠”的游戏,提升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移动性技能。1.口令踩“地鼠”游戏目的:利用听口令踩“地鼠”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练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通过反复练习,在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的同时,激活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等处肌肉共同参与运动,避免运动损伤。
2023年01期 v.42;No.35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李兴玲;
<正>按照“学、练、赛、评”一致性思路与方法,结合水平一学生的学情,以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的内容为例,发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优化练习内容,实施结构化设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为今后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
2023年01期 v.42;No.351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沈静;
<正>跳跃是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基本运动技能之一,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积累各种基本身体活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模仿、平衡、柔韧等能力。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4点阐述课堂教学中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跳跃能力的策略。
2023年01期 v.42;No.351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冯泽凯;尤军;郭玉东;
<正>一、加强整体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基本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活动,要达成提升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目标,教师需要从设计原则、设计思路、注意事项、具体设计路径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设计思路方面,江苏朱云笙、山东杨茜认为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三类基本运动技能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2023年01期 v.42;No.35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正>研讨背景:随着疫情管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中小学体育课堂面临着如何指导“阳康”学生进行锻炼,帮助学生恢复良好的身体状态等挑战。而一线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如何选择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期话题研讨旨在通过对疫情后恢复期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实施策略展开讨论,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适切的体育学习与锻炼环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2023年01期 v.42;No.35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张建;
<正>一、调查了解学生返校后进行线下教学,教师要提前摸排,以预防为主。要求“阳过”还未转“阴”的学生不得返校。对于转“阴”的学生,要了解其转“阴”多长时间、现在身体的恢复状况、是否有后遗症、是否是易感人群、是否是症状较重的感染者等。要特别关注个别复“阳”、有基础疾病或是特异体质的学生。要规避“阳”过学生因身体锻炼带来的潜在风险。
2023年01期 v.42;No.351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