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浏;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校与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协同创新体制,更新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理念,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七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在广州举行。本次活动上除了展示36节优质课之外,还邀请季浏教授、汪晓赞教授分别作主题讲座,帮助与会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落实课程改革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新要求。为更好地呈现本次活动成果,本期呈现了季浏教授、汪晓赞教授的主题讲座和一节优质展示课,以期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深刻理解、落实新理念、新要求提供理论参考与课例借鉴。
2024年09期 v.43;No.37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晓赞;
<正>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各门课程原则上应当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同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五大教学内容之一,并提出了五大学习主题。随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针对《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五大学习主题列举了丰富的活动案例。
2024年09期 v.43;No.37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明庆;
<正>在第七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上,笔者现场展示了三年级《行进间运球+传接球及“板凳篮”比赛》一课,现将设计思路与教学过程进行分享交流。一、教材分析小篮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吸引学生喜爱篮球运动的并非篮球技战术,而是篮球比赛。篮球比赛融合了游戏性、对抗性、竞争性和集体性等多重特点,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身体条件,尤其是中、低学段的学生,受限于身高和力量,难以在标准篮球架下投篮得分,
2024年09期 v.43;No.37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鹏;
<正>专项运动技能教学要实现从“单个技能教学”向“结构化技能教学”的转变,将过分关注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学以致用,这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学生完整体验与理解篮球动作技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09期 v.43;No.371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成兵;
<正>篮球运动是我国中小学开展较多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和能力要求外,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预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体育品德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一、完备体系,构建结构化内容篮球课堂授课要有一套制订和形成教学体系的方法,要集中、连续、系统、全面地进行统领性设计。
2024年09期 v.43;No.371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莫豪庆;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体能”是义务教育阶段水平二至水平四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之一,并从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每节体育课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每学期安排一定课时的体能课教学等提出了具体实施指南,为体育教师在落实课程内容“体能”上指明了方向。一、“体能”教学实施困境及缘由随着《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开始关注与尝试体能教学。
2024年09期 v.43;No.37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星;
<正>近年来,虽然有许多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课堂问答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个人能力等因素影响,一些一线体育教师并不善于利用提问进行课堂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由于受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教师更是苦于无从问起。笔者认为,师生问答能力既需要教师有主动提升的意愿,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更需要持之以恒地实践。笔者旨在通过“课课有问”“处处寻问”“时时可问”和“欣欣答问”等策略,为低年级师生提供养成问答习惯、丰富问答素材、把握问答节点和营造问答氛围等提升问答能力的有效路径。
2024年09期 v.43;No.37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明星;
<正>基本运动技能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水平一的课程内容,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主要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为学生发展体能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基本运动技能在学生动作技能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笔者通过内容丰富化、内容结构化、内容运用化的“三化”策略,探索基本运动技能衔接专项运动技能的方法。
2024年09期 v.43;No.37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阳;唐灵芬;贾雪迪;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转变[1]。这种转变要求学生对参与的运动项目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熟练掌握相关动作技能。同时,在比赛中能根据防守者的动态变化,迅速且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技能,从而得分或有效地为同伴创造机会。学生对运动项目整体性的理解,应基于项目特征,掌握完成比赛任务所需的一系列动作技能及其运用的时机和顺序,尤其在面对不同防守选位时,能精确地选择和运用同一类型的动作技能。
2024年09期 v.43;No.371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一;
<正>为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提出体育课堂教学转型的四化要求,即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组织小组化、教法学法问题化、教学评价精准化。其中,教法学法问题化是“四化转型”的关键。[1]教法学法问题化转型是以问题为引领,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驱动课堂学练,构建学思通融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体育教育教学育人本质,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2024年09期 v.43;No.37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明明;
<正>项目学习逻辑思维是学生参与体育各项目学练过程中展现出的一种学习和思考方式,通常表现在练习中通过身体的感知和实践操作来分析、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的能力。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练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统摄性、发散性项目学习逻辑思维,以学练问题为载体,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交流。
2024年09期 v.43;No.371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成;羊羽;
<正>SOLO分类理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ming Outcome)即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结构作为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强调分层分类,讲究条理性、层次性和逻辑性,这也为课堂教学创设问题链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理论通过学习者面对具体问题的表现,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划分为递进的5个层次: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和抽象拓展结构层次。
2024年09期 v.43;No.371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玉涛;
<正>一、适宜的设问内容1.根据差异化和不同层次设问不同水平段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差异,设置的引导问题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激发学生的不同表达欲望,生成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如,在三年级《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课堂教学中,对于低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基础知识层面的问题,如,“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能学练时的要领有哪几点”“触球的部位在脚的哪个位置”;
2024年09期 v.43;No.371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松;
<正>浙江省围绕“四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法学法问题化、组织形式小组化、教学评价精准化)教学改革思路不断探索,笔者基于实践思考整理了体育课堂教学中落实“以问导学”的四个注意点,旨在以问题为导向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与主动学练。一、设计为先,逻辑结构要清晰教学设计是指导教学实践过程的先决条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练,要注重对教学问题的整体性设计,尤其要注意问题链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要清晰。
2024年09期 v.43;No.371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盛晓虎;
<正>笔者以水平三(六年级)《篮球传切配合的运用方法:综合运用2》为例,探索基于“问题链”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一、以大概念为核心,确定关键问题实施“问题链”教学首先要确定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指解决在技术掌握、方法理解、灵活运用等方面的关键点或关键性因素,只有突破这个点或者关键性因素,才能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1]笔者认为,可沿着“大概念—学习内容—学习重难点—关键问题”的路径转化而得来。
2024年09期 v.43;No.371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慧;李倩倩;丁俊;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在面临真实的活动或比赛情境时能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2024年09期 v.43;No.371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研讨背景:暑期对教师而言既是身心的休整期,也是业务的“充电”期。很多地方通过暑期组织与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暑期“充电”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建立教师终身发展机制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期“群英荟萃”话题研讨,旨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交流与探讨暑期体育教师“充电”方式的优化与创新,以促进体育教师理念的更新、“充电”方式的优化及学习形式的创新等,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024年09期 v.43;No.371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彩云;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时代对体育教育不断提高的新要求,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充电”方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暑期是体育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黄金时期。本期“群英荟萃”话题研讨,大家围绕当前体育教师暑期“充电”的主要方式、区域特色方式、数字赋能的创新经验和做法等话题,结合案例,初步达成了暑期体育教师“充电”方式优化与创新的四个要素,以期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的学习和发展建议。
2024年09期 v.43;No.371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