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2 运动质量是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生命线(杨贵仁)
特别关注
6 2012年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导检查情况总结(李秋菊祖彬叶东海)
9 让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成为中小学生的习惯(李小伟)
12 体育教师兼职化的问题透视 (潘建芬陈海)
14 放飞快乐 共享智慧 张扬个性展示自我(骆美福)
政策管理
16 体育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潘绍伟)
19 落实《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李志刚 胡滨 耿培新)
消息报道
23 体育名师引领一线教师成长 草根论坛展示区域教研风采(魏玉柱张兴百)
24 甘肃省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效果初显(本刊记者)
26 小学科要做大文章: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打造师资培训知名品牌(本刊记者)
校长话体育
27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深化阳光体育教育(陈雁飞李兵)
教学研究
29 聚焦中小学生“补偿性体能素质”发展问题(倪胜勇)
32 如何有效的进行补偿性体能教学(余立峰王德刚 陈通海)
34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施“补偿性体能”的有效途径(邱伟)
35 高中篮球选项教学中补偿性体能素质的实践研究(吴健)
实践与游戏
37 教学方法的概念剖析及实例解读(朱文季金桃 杨静华)
39 基于动作要素探析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分解法教学(于金波翟高荣)
43 关于“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单元的分析与思考(王兴发 郑二建)
45 改进实心球投掷技术的两种有效方法(刘征)
教师教研
46 走进新课标 目标准确化:课标中“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该如何理解与落实(一)(于素梅)
50 如何提高体育师资培训效果 (董大肆潘志新王亚兵)
52 对师资培训内容的三点思考 (杨继平)
52 我理想中的体育师资培训方式(孙勤)
53 解析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五个学会” (钟声 王亚达)
55 更新手段,研发器材,提高教学有效性(王竹平)
训练竞赛
56 高考体育生暑期训练重点与领悟式学法引导策略(张军)
装备与器材
58 复式设计器材室 合理提高利用率(张成龙)
59 “标志物”在篮球基础脚步训练中的妙用(王亚亮)
60 标志杆的多功能改造 (潘星台赵华)
体质与健康
61 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体力的营养补充指南(张娟娟)
62 学校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管照斌)
63 身体形态及立定跳远指标对体质健康成绩影响的研究
(秦志军苏长青 刘冬雪 曹建承)
一线话题
65 乐此不疲 享受工作 (吕卫东)
66 幸福地做一名体育教师 (李宁宁)
67 营造我的职业幸福感 (张勇)
68 “小龙大战”游戏的教材与教法研究(时朵 芮振宇)
71 从教育故事入手的“草根”写作 (陆生宁)
73 哨子风波 (詹焰平)
73 学生“出招”我“拆招” (王承凤)
74 践行《弟子规》,争做“四好少年” (刘正东 钱福龙)
77 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大课间活动组织方案(陈芳施琴)
81 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大课间活动组织方案(张树周)
83 改变方法,让“贴烧饼”游戏更有趣(侯钰 孙德芳)
85 七项措施促发展,品牌团队易达成(汤祥蔡旭晨)
86 体育教研组品牌建设目标定位应关注“四性” (张小瑜)
86 以广播体操特色为抓手,打造体育教研组品牌(盛加利)
87 做好“八项”工作,提升体育教研组的战斗力(姚良卿)
88 提升体育教研组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李源)
88 基于团队力量,逐步提升教研组竞争力(戴謇)
89 打造学习型体育教研组的过程与方法(李伟)
90 群策群力,让参天大树迸发勃勃生机(贺妍颖)
90 内外兼修,让教研组更具竞争力(蒋振平)
91 发挥团队学习功能,引领教师快速成长(周洁琼)
92 例析心理效应在体育教研组管理中的运用(孙建顺)
93 网络教研汇聚集体智慧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祁文俊)
94 编读往来

上一篇:2013年第6期目录

下一篇:2013年第8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