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栏目每期最佳投稿日期:

2013年第4期:2013年1月21日~2013年2月20日

2013年第5期:2013年2月21日~2013年3月20日

2013年第6期:2013年3月21日~2013年4月20日

特别提示:各栏目在接收专题稿件的同期,也接收自然来稿,请大家自选主题、自拟题目进行撰稿(要求:符合栏目内容要求)。

一、特别关注

1. 国办53号文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部分中的第十条要求: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教育部研究制订以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基本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讨论:基层的区(县)如何开展“以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基本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有哪些好的措施和经验,将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介绍。

2对教育部、学会及地方学校体育工作相关重要会议、活动、事件的深度报道;加强对地方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督导工作,对落实不好的地方或学校将依据事实给予关注和曝光(请大家提供新闻线索,有实证材料或提供情况杂志也可前往采访,010—66093855)。

二、政策管理栏目

1.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前期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杨文轩教授、季浏教授、陈雁飞教授、庄弼编审已经针对课标进行系列解读和分析,第二季度将继续邀请课标修订组的核心成员耿培新编审、潘绍伟教授陆续对课标进行系列解读,请大家关注。

2.如何建立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经验介绍,此专题由采访稿件和普通作者来稿构成(基层学校阳光体育优秀成果及先进经验的宣传本刊从不收任何费用,请读者互相转告)。

三、局(校)长话体育

“局长话体育”栏目主要为各地市的教育局长访谈;“校长话体育”主要采访体育教师出身的校长(通讯员可采访并撰稿)。

四、理论争鸣

本栏目由原“理论探索”改为“理论争鸣”,目的是加大当前学校体育研究的学术理论争鸣类文章,为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提供不同学术思想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此栏目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理论环境,活跃学术交流气氛,栏目不应回避学术上的不同看法,而应该是积极引导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得以正确地进行,以期明确是非,最终取得一致,逐步树立学校体育理论界学术争鸣的良好科研氛围。来稿要求事实和论点的陈述清楚,严禁对不同学术观点进行人身攻击。

栏目每期暂不设固定的话题。2013年的话题“体育教学质量标准的探讨与研究”仍然受理稿件,并且随后也会陆续关注各地开展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相关热点话题。

五、教学研究栏目

第四期  前期该栏目已录用尚未刊登的普通稿件。

第五期  2012年第9期对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于学习目标的制订中的“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进行了讨论,投稿文章大多数是讨论运动技能学习目标的制定,所论述的内容、案例与案例分析,以及提出的一些策略与做法,主要是围绕运动技能(含部分体能)目标制定的。那么在身体健康、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层面的目标具体应该如何制定呢?怎样结合实际研究的内容来阐述、讨论体育课程四个方面的目标,主要探寻制定学习目标怎样力求做到:明确具体、可观测、可评价、可操作。

第六期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建议中指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

问题讨论: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课课练)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是什么?教学中如何选择简便有效的体能练习(课课练)的内容与方法,达到发展学生体能和提高运动技能?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发展学生体能(课课练)的内容、时间、形式?

六、实践与游戏

(一)教学实践部分

5期~6期:跳跃类教材

1.制订如单元计划等教学计划时,应该如何给具体的教材内容定位?如何分析、把握这些教材?如何处理同一(不同)内容的衔接问题;

2.如何确定并突破重点、难点;

3.介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可进行实证对比研究);

4.介绍相应的辅助练习手段;

5.介绍教学小技巧和小点子。

注意:上述各点内容均要求针对具体的教材内容展开研究和撰稿。

(二)体育游戏部分

为了增强游戏的可读性和借鉴性,撰稿时请依据以下提示进行创(改)编,投稿除了文字说明外,要有游戏动作照片(图示),复杂游戏还应配有场地图等。

第2~3期:走、跑类游戏

1.热身、追拍、负重、平衡类的走、跑类游戏;

2.通过障碍的走、跑类游戏;

3.合作跑、接力跑(4人以上)的走、跑类游戏。

第4~6期:跳跃类游戏

1.发展跳跃能力练习的游戏;

2.多人(4人以上)合作的跳跃游戏;

3.利用简单器械完成的跳跃游戏。

七、训练竞赛

2013年第4期:体育特长生的选拔

请重点针对高考体育生、高(初)中体育特长生,也可针对其他类体育特长生,结合您带训指导的实际情况,介绍您在选拔特长生时的具体经验和做法,文章内容可以针对以下一个或几个基本要素撰写。

要素1——外部条件: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的理念、制度,具体的训练条件和保障;相关的招考政策和招考要求。

要素2——动机:学校招生和培养特长生的动机;学生的动机;家长的动机;班主任的动机;教练员的动机。

要素3——入选条件:技术水平、体能;品行;文化课成绩等。

撰稿切入点:

1.“发现”特长生的具体方法和经验;

2.引导学生、家长、班主任的方法与策略;

3.筛选特长生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4.选拔特长生的时机把握等。

注意:上述框架仅供参考;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浮于表面

2013年第5期:体育新生的基本素质训练与有效管理

基本要素:(1)训练的方向和宗旨;(2)体育新生的基本情况:个性特征、身体素质、队伍构成、队内风气等;(3)训练的保障条件:场地器材、学校制度等。请基于这些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

1.结合具体预期目标,针对以下一点或几点内容撰稿:

(1)如何进行训练阶段的划分;

(2)训练时间的分配,包括阶段训练时间、周训练时间、课时训练时间等;

(3)如何安排训练内容,要说明要发展的素质及依据;

(4)介绍具体的训练方法与经验介绍;

(5)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和技巧。

2.结合相关要素,从以下方面介绍管理体育生的具体经验和方法。

(1)学校是否有具体的制度、条例或者队规,如果有,可以结合实际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的问题,介绍这些制度、条例或队规,及如何运用它们进行有效管理;如果没有,或者存在不足之处,应该如何建设、修改和完善?

(2)学生的思想和态度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引导?

(3)您在管理特长生时还遇到过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请介绍具体经验。

2013年第6期:赛前训练(与暑期集训)

1.赛前训练(或暑期集训)的重点是什么,确定依据是什么?如何突破的,请介绍具体方法。

2.赛前训练(或暑期集训)的内容安排与分配方法;

2.针对具体项目、关键环节、具体问题,探讨具体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3.赛前训练的量与强度的确定方法;

4.赛前环境适应性训练与心理调整;

5.具体项目的赛前训练饮食与营养补充。

注意:本栏目选题在杂志上发布时有可能会微调,在此也会作说明!

八、装备与器材

2013年“装备与器材”征稿选题:“辅助器材的开发与妙用”。同时,接收其他选题自然来稿。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便于讲解与示范技术动作,或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往往会运用一些辅助器材,这些器材可以是国家规定中小学配备的器材,可以是自制器材,也可以是生活物品。您在课堂教学中,开发、运用过哪些器材、生活物品,请介绍它们具体运用技巧和方法。

第4期:球类教学——篮球

第5期:球类教学——排球与足球

第6期:球类教学——乒乓球与羽毛球

具体切入点:

(1)怎样妙用具体辅助器材进行讲解与示范,促进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理解;

(2)学生怎样巧妙的运用这些辅助器材掌握运动技术;

(3)如何运用这些辅助器材进行发展体能的练习(课课练)。

注意:一定要基于一节课中的具体教材内容、具体教材内容的具体环节撰稿。

九、教师教研

从2013年第5期开始,除了连载刊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副研究员关于“走进新课标——把握新课堂”系列文章之外,将同时连载刊发新教材使用说明类文章(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并仍将结合一些热点问题和活动进行稿件征集。敬请大家关注并积极撰稿。

十、草根争鸣

第4期:体育课堂教学中队伍调动的策略(提供者:宋万田)

1.课堂教学中通常有哪些队伍调动形式?

2.课堂教学中调动队伍的原则有哪些?

3.课堂教学中调动队伍的时机有哪些?应如何把握?

4.举例说明如何做到合理调动队伍?

第5期:如何在体育课中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教学?(提供者:曹占良、吕朝远)

研讨背景:健康知识内容,往往被安排在室内课进行,然而,仅仅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传递、教育,从课时量以及内容的覆盖面来看,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部分内容会因为缺乏体验而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应该如何通过体育实践课开展健康知识?又应该如何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渗透呢?

研讨提纲:

1.在实践课中进行健康知识教学与室内健康教育课相比,有哪些优势?

2.您认为在实践课中都可以向学生传授哪些健康知识?

3.在实践课中哪些运动技能教学过程能够体现健康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请举例说明)

4.谈谈您在运动技能教学中渗透健康知识的做法。

5.在实践课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教学有哪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