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正确认识与实施综合性评价助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潘绍伟;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与考试是通过系统收集学生的课内体育学习态度与表现、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行为等信息,依据学业质量对所反映的核心素养水平及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估的活动。”同时,明确要求:“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发展核心素养。”这些为广大体育教师认识与实施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从一定意义上讲,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影响甚至制约着教与学的过程与效果。

    2025年05期 v.44;No.379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消息报道

  • 守护师生健康 共绘成长蓝图——四川省首届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举行

    本刊编辑 ;

    <正>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学校体育事业改革,展示四川省中小学校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年)》《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的实践举措,进一步加强省内中小学校体育交流与合作,共同守护师生的身心健康,4月21-22日,四川省第一届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举办。

    2025年05期 v.44;No.379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研促教 夯实“以体育人”主阵地

    本刊通讯员 ;舒继光;

    <正>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并为第十届中小学优秀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推荐优秀课例,4月22—24日,“第十届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课例推荐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举行,同期,2025年呼和浩特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组长暨骨干教师研训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东街小学、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两所学校同步举行。十城市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研究会会长韩书印、秘书长裴绍志,

    2025年05期 v.44;No.379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能驱动 育体强基——2025校长创新实践研讨会在津举办

    本刊编辑 ;

    <正>2025年4月26日,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指导,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体育装备分会主办的“智能驱动育体强基——2025校长创新实践研讨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本次研讨会是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同期官方活动之一,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夏国明,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吴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体育装备分会秘书长、首都体育学院教授王港,

    2025年05期 v.44;No.379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小学体育单元学习评价设计策略

    谢娟;刘芳;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紧密关联、评价对学习的诊断和促进作用等,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设计与实施脱节、评价形式化等现象。“教、学、评一致性”强调三者间的紧密联系和互为促进,为解决“为何教”“教什么”“怎样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提供了路径。通过文献研究、调查和实践,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设计单元教学,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可观测的表现性行为目标,用评价任务驱动学习活动,用评价标准引领自主学习,用评价主线关联教与学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5年05期 v.44;No.37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中篮球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设计

    程富春;韩国泰;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体育课堂学习评价应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基于核心素养,以普通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学生表现性评价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阐述表现性评价的要义、特点和构成要素,以及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设计策略。

    2025年05期 v.44;No.37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学习“三维四级”等级评价

    张微;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重视学生综合性学习评价,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针对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评价体系少整体规划、评价内容重运动技能、评价实施缺运行机制、评价效果轻有效反馈等问题,基于新西兰学者约翰·哈蒂在《可见的学习》中提出的4个反馈水平理论,构建了“三维四级”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等级评价体系。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二年级学生为实施对象,通过双线跟进“实时记录成长轨迹”、双图反馈“促进多元反思”、四有评估“优化成长空间”等策略开展实践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有效提升评价的系统性和反馈的实效性,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2025年05期 v.44;No.37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标下乒乓球运动战术学、练、赛活动的设计研究

    任井伦;白志坚;张瑛秋;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运用组合技术的能力。乒乓球运动战术的学、练、赛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乒乓球运动战术的学、练、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技术,同时也是夯实国家乒乓球后备人才的有力手段。依据战术博弈论和动作发展理论,对乒乓球运动战术学、练、赛活动的内容及选择、设计逻辑和实施与评价进行阐述;同时,针对战术内容的学、练、赛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如专业乒乓球师资的缺乏、授课人数与器材数量不匹配以及活动设计创新性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一线教师教学和研究提供思路。

    2025年05期 v.44;No.379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陶磊;

    体育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思维,评价更关注过程和全面发展。基于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发现体育项目化学习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错误认识、资源不均、实施复杂、研究不足和安全风险等。深研理论依据,从建构主义、多元智能、情境学习和人本主义理论为体育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牢固定位。研究认为:在实践中,应从容量、内容、成果分类明确项目类型,并明晰主题、驱动问题、成果、角色与任务设计要素;重视驱动问题与项目成果的关联呼应,强化体育项目化学习中学生“专家思维”的培育。

    2025年05期 v.44;No.379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区域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四创新”

    杜飞;黄作成;

    湖北省十堰市遴选20所学校进行大单元教学试点工作,通过实践活动,总结了大单元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提炼出“优化教学结构”“强化教学方向”“内化教学理念”“转化评价办法”4个创新性做法,有序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2025年05期 v.44;No.379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课堂教学转型下真实情境的创设与实施

    韩庆敏;

    情境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和纽带,情境的真实性是学生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世界中的精髓。现实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存在简单、形式、重复、割裂等问题,结合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转型要求作为真实情境创设立足点,通过实践探索不同形式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让真实情境高度契合地嵌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把培养学生素养真正落实到位。

    2025年05期 v.44;No.37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打造体能“学练链条” 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新路径

    裴绍志;

    研究围绕如何有效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出“学练链条”这一概念,即整合体育课堂、大课间、小课间、课外拓展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学生体能发展体系,并详细阐述了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策略、目标及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旨在通过这种系统化、结构化的练习方式,有效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时为中小学体育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5期 v.44;No.379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四化”课堂转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朱杭锋;周颖;

    采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从优化教学内容,实现设计与创新思维化;优化问题链设计,促进“思维碰撞”;关注生本差异性,以“小组化”促“自主探究”;彰显评价能动性,以“精准化”促“以评促学”四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有效将知识碎片整合为网状结构,提升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合作意识与创新思维,并通过多维评价形成“学中思、思中学”的思维型课堂,实现深度学习与以评促学。

    2025年05期 v.44;No.379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实践

  • 体育课堂结构化教学“四维一体”设计与实施策略

    曹占良;

    以构建结构化的课时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解和运用所学技战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研究目的,采用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探讨体育课结构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表明:体育课结构化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习任务、问题情境”4个维度及其相互关联进行设计与实施,4个维度相互关联,整体构成结构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2025年05期 v.44;No.379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巧用呼啦圈创编体育游戏

    沈仕翔;唐国瑞;

    呼啦圈作为一种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具有轻便、灵活、玩法多样的特点。结合水平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呼啦圈与气球、实心球、标志筒等器材相结合,经过实践,巧妙设计多种趣味性与挑战性并存的体育游戏,充分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与灵敏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练的热情。

    2025年05期 v.44;No.379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体育课堂中运动动机与意志品质的协同培育实践

    刘艳丽;

    立足“健康第一”理念与“立德树人”任务,探讨小学体育课堂中运动动机与意志品质的协同培育路径。采用文献资料、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跑步、跳绳、篮球等单元的趣味化、分层式教学实践进行跟踪。结果表明:当前课堂在动机激发与意志养成环节存在目标模糊、反馈单一等不足;通过重构分层目标、实施个别化指导与多元评价,可显著提升学生参与意愿与坚持品质;情境赛制与同伴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坚韧精神和自律意识。基于此,提出“趣味情境—分层挑战—即时激励—合作互助”的教学模型,为小学体育教学高质量落实“以体育人”提供实践借鉴。

    2025年05期 v.44;No.37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师教研

  • 体育教师撰写论文的“三环扣”

    张帆;陈昌福;

    为给广大体育教师提供论文写作的参考与借鉴,提出体育论文写作的“三环扣”方法。研究通过阐述论点出新、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实现途径,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育论文写作框架。论点出新要求触摸学术前沿,引领研究方向,具有可借鉴性、可推广性的价值取向;论据充分要求甄选典型案例,增强说服力,包括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两大类;论证严谨要求逻辑清晰流畅,表达规范严谨,隐含认识论的“思维逻辑线”和方法论的“文本表达线”。

    2025年05期 v.44;No.379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树立“五个意识” 提升体育教师写作水平

    陈通海;韩颖;

    写作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为进一步提升一线体育教师的论文写作能力,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从选题意识、结构意识、材料意识、修改意识、读者意识5个维度对体育教师论文写作能力提升进行研究,阐述了体育教师论文写作的理念引领和实践操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论文写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操作范本。研究表明:选题意识体现论文方向和价值,结构意识体现论文框架和逻辑,材料意识体现论文的厚度和深度,修改意识体现论文细节和内涵,读者意识体现论文的输出和看见。

    2025年05期 v.44;No.379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训练竞赛

  • 英式橄榄球运动概述:起源、发展、特点与价值的综合阐释

    徐耀铎;周巍;

    在我国校园体育运动项目中,英式橄榄球是小众运动,但随着近些年英式橄榄球项目入奥,普及度有所提升,一些学校相继开设橄榄球课程、成立校运动队,引发学者对英式橄榄球运动的价值探究。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逻辑分析法,得出:梳理英式橄榄球运动起源利于学生了解历史;厘清英式橄榄球发展脉络利于学生兴趣参与;挖掘英式橄榄球运动特点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归纳英式橄榄球运动价值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从四个维度阐释英式橄榄球运动,以期为校园体育工作者、参与者提供理论指引。

    2025年05期 v.44;No.37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篮球训练中防守技战术素养的培养路径

    胥明耀;徐梓阳;张军;

    为了强化中小学生篮球爱好者的防守意识,提升防守能力,以校园篮球俱乐部为载体,结合校园篮球运动现状策划防守型运动素养的发展路径。初步界定运动技能形成与“学、练、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意识、技能、体能、运用等方面提出具体培养策略,综合分析并归纳出符合初中生年龄特征的篮球专项运动体能发展的敏感期。

    2025年05期 v.44;No.379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动力U形跑步机在短跑训练中的运用

    黄智;覃文村;黄健;

    通过分析结构特点及生物力学优势,结合具体训练方案,探讨无动力U形跑步机在短跑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及其训练方法。验证其在提升短跑技术、专项力量及减少运动损伤方面的作用。实践验证表明,该设备能有效优化起跑、加速跑和途中跑技术,同时增强相关肌群力量,为短跑科学化训练提供新思路。

    2025年05期 v.44;No.379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体质与健康

  • 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腰椎健康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姚斌彬;周淳浩;王红卫;

    为聚焦青少年腰椎健康风险防控,探索科学化、系统化的运动干预策略,以预防和缓解青少年腰椎健康问题,基于腰椎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理论,结合青少年生理病理特征,综合分析体育运动对腰椎健康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出针对性练习、整体性练习和全身性运动的具体方法。研究结论:体育运动能够通过强化核心肌群、改善脊柱力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机制,有效提升青少年腰椎稳定性,预防和缓解腰椎健康问题;通过建立科学的运动激励机制、优化学校体育活动设计、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培训,以及家庭与学校的协同管理,可以形成“评估—干预—改善—强化”的正反馈闭环,显著增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促进其腰椎健康。

    2025年05期 v.44;No.37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活力课间·健康成长:强健中小学生关节功能的课间微运动

    李韬;杨晨雨;袁圣敏;

    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对中小学生运动时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有直接影响,关节也是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为促进学生关节功能发展,提升课间运动效率,研究基于“相邻关节假说”理论,围绕肩关节、胸椎、肩袖、腰椎、髋关节、膝关节和足踝等重点部位,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课间实施的功能性微运动练习方案。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实地练习,对方案的可行性与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推广价值,能有效改善学生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提升身体控制力,减少常见运动损伤风险。

    2025年05期 v.44;No.37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营养补充策略

    任强;魏婕;

    研究制订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合理膳食和营养补充策略,旨在同时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和游泳训练、比赛的需求,促进青少年游泳运动水平的提高。研究结论:赛前、赛中、赛后营养补充策略不同,应通过有针对性地进食或补充运动饮料等,有效满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营养需求。

    2025年05期 v.44;No.379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研集锦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体育学习方式变革

    张正中;夏延刚;徐仲书;陈滔;刘培龙;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改革聚焦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层变革,针对当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理论框架,融合具身认知理论、学习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多维度学理阐释与实践路径探索。研究揭示,以“主体激活—生态重构—素养贯通”为特征的转型路径,不仅能够破解传统体育学习方式的效能困境,更可推动体育教育从技能传授向“全人”涵育的范式跃迁,为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体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坐标。

    2025年05期 v.44;No.379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人教育视角下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型与探索

    戴雅芳;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型要求与优化策略。研究认为,体育学习方式的革新应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具身性、运动实践性与综合性等特征。以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追求趣味化的游戏式学习、结构化的任务式学习及开放式的师生互动式学习,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2025年05期 v.44;No.379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趣学、实练、活用:全人教育视角下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路径探析

    王敏杰;陈易;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导向下的体育课堂正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教学理念的转变推动着体育课堂的转型。基于教学实践经验,采用归纳分析法,提出从“趣学、实练、活用”的角度进行体育学习方式的搭建,教师通过设计结构化的学练任务,以“引发‘学’的兴趣”“扎实‘练’的过程”“提升‘用’的活力”为路径,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生成、运用的“亲历者”,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5年05期 v.44;No.379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人教育视角下小学体育“三玩”学习方式的创新研究

    黄旭斌;周文慧;

    以全人教育视角下的体育学习方式为切入点,将“游戏化”教学设计作为融通“六开”(开学啦、开讲啦、开练啦、开赛啦、开评啦、开悟啦)和“三玩”(“玩会”“玩转”“玩慧”)的主要支架,进一步构建渐进式体验路径、探究式互动路径、智慧化反思路径,促进全人教育视角下小学体育学习方式的创新。

    2025年05期 v.44;No.379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人教育视角下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

    吴桐;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全人教育理念强调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成长。研究基于全人教育视角,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情境引导、游戏驱动、合作促进和反馈推动等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025年05期 v.44;No.379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人教育视域下体育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与实践

    张文超;陈玲娟;

    全人教育理念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实践、深入思考。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建在“做中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和掌握动作技术的要点;构建以“用中学”为目的和任务,巩固提高学生动作技术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协助、竞争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中思”,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运动经验,提升运动认知,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目的。

    2025年05期 v.44;No.37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体育学习方式新样态的构建

    顾海艳;查文杰;

    结合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基于教学内容、围绕学习目标、紧扣育人本质,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帮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了运动技能习得与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机统一,为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创新变革提供了实践参考。

    2025年05期 v.44;No.379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人教育视角下小组自主闯关学习的探索

    袁浩;林宇;范伟华;

    基于全人教育思想与注重教学方式改革等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提出了小组自主闯关这一整合型、创新型学习方式。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剖析小组自主闯关学习方式的实施路径与学习效果。研究发现,小组自主闯关具有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自主分层、自我负责等特征,能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5年05期 v.44;No.379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玩点·任务·探究”三阶协同的基本运动技能攻“难”策略

    林亦敏;陆春芬;

    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针对水平一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学练中“身体控制滞后于认知意图”的核心难点,构建“玩点·任务·探究”三阶协同的教学策略体系。通过将难点转化为具象化玩点、阶梯式任务链和小组协作探究点,结合音乐、AI等多媒介支架创设沉浸式学习场域,实现动作技能与认知发展的深度融合。

    2025年05期 v.44;No.379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目标—内容—策略”三维驱动下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的衔接

    应超;

    针对学生在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衔接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目标、内容、策略三维驱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层设计教学目标,能够精准匹配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基本技能的结构化练习并融入专项要素,可以有效强化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的有机融合;运用游戏化迁移、情境式驱动和差异化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目标、内容、策略三维驱动路径,为体育课堂中实现两种技能的自然过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范式。

    2025年05期 v.44;No.379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平一抛接球教学中移动性技能的阶梯式培养

    郑小真;

    基于菲茨和波斯纳的技能学习“认知—联结—自主”三阶段模型,构建了“基础巩固—动态适应—实战运用”的阶梯式培养策略体系,并辅以“诊断—调整—激励”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系统提升学生的移动性技能水平。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学生在3VS3隔网抛接赛中移动、观察、判断等能力显著提升,验证了阶梯式培养策略的有效性,为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2025年05期 v.44;No.37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游戏、情境、任务三维驱动下水平一学生运动技能的学练难点突破

    蔡明明;张雪怡;

    基于水平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通过营造愉悦学练氛围促进基本运动技能学练难点突破的有效路径。研究通过教学实践提炼出三重突破路径:一是趣味游戏突破观察难点,将抬头观察的抽象要求转化为游戏竞争中的具象行为,破解低头拍球的动作固化问题;二是生活情境迁移重心调整,将折返跑与劳动任务结合,引导学生感知重心变化规律;三是任务驱动强化定位精度与力度控制,通过合作探究中的角色分工与轨迹记录,深化学生对支撑脚定位与击球力度的精准控制。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使基本运动技能学习从被动模仿转向主动探究,实现技能掌握与自主能力的协同发展。

    2025年05期 v.44;No.379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设情境、分层次、强迁移、重过程:基本运动技能教学的四重路径

    景元美;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以水平一《抛接球》教学为案例,围绕基本运动技能教学中存在的“兴趣不足、水平差异、技能孤立、评价模糊”等问题,提出“设情境,引兴趣”“分层次,促突破”“强迁移,拓连接”“重过程,见成长”四条路径,并结合课堂案例深入分析,突出系统化设计思维与实践可操作性,为一线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支持。

    2025年05期 v.44;No.37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本运动技能的有效教学策略

    汤能杰;

    为探讨基本运动技能教学实施策略,采用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教学设计、组织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从学练路径、能力迁移、多维评价等方面,构建主题学练路径,靶向突破学练难点;构建能力迁移思维,衔接专项运动技能;构建三维评价体系,动态追踪成长轨迹,是基本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策略。

    2025年05期 v.44;No.379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一线话题

  • 相信“相信”的力量 坚持“坚持”的事情——记一位农村青年体育教师的科研成长之旅

    顾美珠;

    基于一名来自农村青年体育教师的科研成长历程,研究通过回顾其在“双减”政策影响下的课题研究实践,深入探讨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具体以初次承担市级课题的经历为脉络,全面梳理从选题的迷茫、撰写的挑战,到设计的逐步优化、资源的整合及实践的深化这一完整过程,揭示了科研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研究归纳了课题研究对于教师个人发展和学生体质增强的双重意义,为农村体育教师的科研探索提供了实践参考,并促进体育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2025年05期 v.44;No.379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无意和有心之间领略体育课的三重向度

    高家尧;

    缘于一次无意听到家长谈及体育课对于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家长视角思考和探讨了体育课“有意思”“有意义”“有幸福”的三重向度,进一步厘清体育课的应为与何为。研究提出:体育课要从“塞”到“拿”,回归“有意思”;从“拿”到“要”,塑造“有意义”;从“要”到“给”,探索“有幸福”,充分彰显体育与健康课程立德树人、促进家庭幸福的重要学科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5年05期 v.44;No.379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挫折中领悟 在教育中成长

    吴雪丽;马登峰;

    为探讨校园体育活动中突发事件的教育转化路径,聚焦如何通过挫折情境实施青少年心理韧性培养及价值观引导,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一次校园足球赛中的突发事件为例,将赛场失利转化为教育契机,以运动损伤应急处置为切入点,将赛场意外升华为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证实,体育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可作为珍贵教育契机,教师通过专业化教育干预能实现挫折情境向成长资源的有效转化,为新时代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提供实践范式。

    2025年05期 v.44;No.379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视频”体育家庭作业资源库的建设与行动探索

    凌浩;贾荣;周卫东;

    近年来,为改善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聚焦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增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实践性兴趣活动,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然而,当前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仍面临四难困境:布置难、实施难、指导难、评价难。为此,研究通过构建“微视频”体育家庭作业资源库并开展实践探索,验证作业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推动“未来式”高质量体育作业的创新实践。

    2025年05期 v.44;No.379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