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娟;刘芳;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紧密关联、评价对学习的诊断和促进作用等,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设计与实施脱节、评价形式化等现象。“教、学、评一致性”强调三者间的紧密联系和互为促进,为解决“为何教”“教什么”“怎样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提供了路径。通过文献研究、调查和实践,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设计单元教学,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可观测的表现性行为目标,用评价任务驱动学习活动,用评价标准引领自主学习,用评价主线关联教与学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5年05期 v.44;No.37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富春;韩国泰;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体育课堂学习评价应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基于核心素养,以普通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学生表现性评价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阐述表现性评价的要义、特点和构成要素,以及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设计策略。
2025年05期 v.44;No.37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微;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重视学生综合性学习评价,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针对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评价体系少整体规划、评价内容重运动技能、评价实施缺运行机制、评价效果轻有效反馈等问题,基于新西兰学者约翰·哈蒂在《可见的学习》中提出的4个反馈水平理论,构建了“三维四级”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等级评价体系。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二年级学生为实施对象,通过双线跟进“实时记录成长轨迹”、双图反馈“促进多元反思”、四有评估“优化成长空间”等策略开展实践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有效提升评价的系统性和反馈的实效性,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2025年05期 v.44;No.37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井伦;白志坚;张瑛秋;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运用组合技术的能力。乒乓球运动战术的学、练、赛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乒乓球运动战术的学、练、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技术,同时也是夯实国家乒乓球后备人才的有力手段。依据战术博弈论和动作发展理论,对乒乓球运动战术学、练、赛活动的内容及选择、设计逻辑和实施与评价进行阐述;同时,针对战术内容的学、练、赛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如专业乒乓球师资的缺乏、授课人数与器材数量不匹配以及活动设计创新性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一线教师教学和研究提供思路。
2025年05期 v.44;No.379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陶磊;
体育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思维,评价更关注过程和全面发展。基于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发现体育项目化学习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错误认识、资源不均、实施复杂、研究不足和安全风险等。深研理论依据,从建构主义、多元智能、情境学习和人本主义理论为体育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牢固定位。研究认为:在实践中,应从容量、内容、成果分类明确项目类型,并明晰主题、驱动问题、成果、角色与任务设计要素;重视驱动问题与项目成果的关联呼应,强化体育项目化学习中学生“专家思维”的培育。
2025年05期 v.44;No.379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飞;黄作成;
湖北省十堰市遴选20所学校进行大单元教学试点工作,通过实践活动,总结了大单元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提炼出“优化教学结构”“强化教学方向”“内化教学理念”“转化评价办法”4个创新性做法,有序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2025年05期 v.44;No.379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庆敏;
情境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和纽带,情境的真实性是学生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世界中的精髓。现实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存在简单、形式、重复、割裂等问题,结合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转型要求作为真实情境创设立足点,通过实践探索不同形式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让真实情境高度契合地嵌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把培养学生素养真正落实到位。
2025年05期 v.44;No.37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绍志;
研究围绕如何有效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出“学练链条”这一概念,即整合体育课堂、大课间、小课间、课外拓展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学生体能发展体系,并详细阐述了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策略、目标及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旨在通过这种系统化、结构化的练习方式,有效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时为中小学体育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5期 v.44;No.379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杭锋;周颖;
采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从优化教学内容,实现设计与创新思维化;优化问题链设计,促进“思维碰撞”;关注生本差异性,以“小组化”促“自主探究”;彰显评价能动性,以“精准化”促“以评促学”四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有效将知识碎片整合为网状结构,提升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合作意识与创新思维,并通过多维评价形成“学中思、思中学”的思维型课堂,实现深度学习与以评促学。
2025年05期 v.44;No.379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正中;夏延刚;徐仲书;陈滔;刘培龙;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改革聚焦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层变革,针对当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理论框架,融合具身认知理论、学习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多维度学理阐释与实践路径探索。研究揭示,以“主体激活—生态重构—素养贯通”为特征的转型路径,不仅能够破解传统体育学习方式的效能困境,更可推动体育教育从技能传授向“全人”涵育的范式跃迁,为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体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坐标。
2025年05期 v.44;No.379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雅芳;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型要求与优化策略。研究认为,体育学习方式的革新应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具身性、运动实践性与综合性等特征。以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追求趣味化的游戏式学习、结构化的任务式学习及开放式的师生互动式学习,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2025年05期 v.44;No.379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敏杰;陈易;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导向下的体育课堂正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教学理念的转变推动着体育课堂的转型。基于教学实践经验,采用归纳分析法,提出从“趣学、实练、活用”的角度进行体育学习方式的搭建,教师通过设计结构化的学练任务,以“引发‘学’的兴趣”“扎实‘练’的过程”“提升‘用’的活力”为路径,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生成、运用的“亲历者”,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5年05期 v.44;No.379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旭斌;周文慧;
以全人教育视角下的体育学习方式为切入点,将“游戏化”教学设计作为融通“六开”(开学啦、开讲啦、开练啦、开赛啦、开评啦、开悟啦)和“三玩”(“玩会”“玩转”“玩慧”)的主要支架,进一步构建渐进式体验路径、探究式互动路径、智慧化反思路径,促进全人教育视角下小学体育学习方式的创新。
2025年05期 v.44;No.379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桐;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全人教育理念强调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成长。研究基于全人教育视角,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情境引导、游戏驱动、合作促进和反馈推动等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025年05期 v.44;No.379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超;陈玲娟;
全人教育理念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实践、深入思考。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建在“做中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和掌握动作技术的要点;构建以“用中学”为目的和任务,巩固提高学生动作技术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协助、竞争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中思”,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运动经验,提升运动认知,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目的。
2025年05期 v.44;No.37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海艳;查文杰;
结合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基于教学内容、围绕学习目标、紧扣育人本质,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帮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了运动技能习得与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机统一,为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创新变革提供了实践参考。
2025年05期 v.44;No.379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浩;林宇;范伟华;
基于全人教育思想与注重教学方式改革等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提出了小组自主闯关这一整合型、创新型学习方式。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剖析小组自主闯关学习方式的实施路径与学习效果。研究发现,小组自主闯关具有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自主分层、自我负责等特征,能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5年05期 v.44;No.379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亦敏;陆春芬;
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针对水平一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学练中“身体控制滞后于认知意图”的核心难点,构建“玩点·任务·探究”三阶协同的教学策略体系。通过将难点转化为具象化玩点、阶梯式任务链和小组协作探究点,结合音乐、AI等多媒介支架创设沉浸式学习场域,实现动作技能与认知发展的深度融合。
2025年05期 v.44;No.379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超;
针对学生在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衔接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目标、内容、策略三维驱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层设计教学目标,能够精准匹配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基本技能的结构化练习并融入专项要素,可以有效强化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的有机融合;运用游戏化迁移、情境式驱动和差异化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目标、内容、策略三维驱动路径,为体育课堂中实现两种技能的自然过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范式。
2025年05期 v.44;No.379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小真;
基于菲茨和波斯纳的技能学习“认知—联结—自主”三阶段模型,构建了“基础巩固—动态适应—实战运用”的阶梯式培养策略体系,并辅以“诊断—调整—激励”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系统提升学生的移动性技能水平。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学生在3VS3隔网抛接赛中移动、观察、判断等能力显著提升,验证了阶梯式培养策略的有效性,为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2025年05期 v.44;No.37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明明;张雪怡;
基于水平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通过营造愉悦学练氛围促进基本运动技能学练难点突破的有效路径。研究通过教学实践提炼出三重突破路径:一是趣味游戏突破观察难点,将抬头观察的抽象要求转化为游戏竞争中的具象行为,破解低头拍球的动作固化问题;二是生活情境迁移重心调整,将折返跑与劳动任务结合,引导学生感知重心变化规律;三是任务驱动强化定位精度与力度控制,通过合作探究中的角色分工与轨迹记录,深化学生对支撑脚定位与击球力度的精准控制。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使基本运动技能学习从被动模仿转向主动探究,实现技能掌握与自主能力的协同发展。
2025年05期 v.44;No.379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景元美;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以水平一《抛接球》教学为案例,围绕基本运动技能教学中存在的“兴趣不足、水平差异、技能孤立、评价模糊”等问题,提出“设情境,引兴趣”“分层次,促突破”“强迁移,拓连接”“重过程,见成长”四条路径,并结合课堂案例深入分析,突出系统化设计思维与实践可操作性,为一线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支持。
2025年05期 v.44;No.37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汤能杰;
为探讨基本运动技能教学实施策略,采用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教学设计、组织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从学练路径、能力迁移、多维评价等方面,构建主题学练路径,靶向突破学练难点;构建能力迁移思维,衔接专项运动技能;构建三维评价体系,动态追踪成长轨迹,是基本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策略。
2025年05期 v.44;No.379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